首页 > 公益 >

走进县级广播电视台 财务脱困:"输血"也要"造血"

2016-12-20    来源:中国旅游网

  “与几年前相比,如今的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更小了。”这是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记者日前在采访多位县级广播电视台负责人时,听到最多的一句话。

 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方面,与地市级以上的广播电视台相比,始终有着一定距离。不过近年来,原来主要由地方财政供养的县级台,遭遇政府财政补贴不断递减,而人员工资和设备维修费用不断增长的困境,大多数县级台正面临“贫血症”危机。面对现状,部分县级台积极应对,创新性“自救”,但也有一些台希望财政加大对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扶持力度。

  财政补贴多在工资

 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,县级广播电视台既承担公共宣传等公益服务职能,又部分参与市场化资源配置,因此绝大多数县级台被确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,与公益一类的财政全额拨款相比,公益二类是差额拨款,一部分经费由财政或上级拨款,单位可以另行开展自营业务。

  “我们台共有员工210人,其中,45人工资由财政全额补贴,另外165人的工资全部由台里负责。”河南省新安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游江涛告诉记者。

  安徽省阜阳市一些县级台与新安县广播电视台有着类似之处。据该市太和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新介绍,同样是部分工资补贴,部分拨款用于设备维修,不同的是,在员工工资方面,太和县广播电视台中48人是财政全额补贴,20人是财政补贴一半,台里补贴一半,其余240人则由县台全额承担。

  与前两家人员较多的机构相比,陕西省黄陵县广播电视台目前只有90人。该台副台长杨博说,他们台在编制内的员工有83人,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全部由财政补贴,每年有350万元左右。

  “每年,除了员工工资是固定补贴,其他补贴便是根据机器设备的检修或者需要更换情况,台里写申请,报给县财政审批,其他基本上就没有财政补贴项了。”河南省某县级台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  希望适当增加财政补贴

  “随着广告收入的减少,人力成本的增加,财政补贴越来越少,我们想进行创新,创办出一档好节目,也常常因为没有资金而作罢。”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台长说。

  据了解,2015年,太和县广播电视台所有支出费用为1800万元,收入为1200多万元,而财政补贴为400多万元;新安县广播电视台支出费用为1100万元左右,收入为800多万元,财政补贴为490多万元。两家县级台收支都大致相抵,没有盈余。

  从本次抽样调查的几家县级台的情况看,2015年的经营收入有多有少,但是尚没有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。“他们的日子算是比较好过的,有些省市的县级台已出现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现象,生存状况很是堪忧。”一名县级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。

  多名县级台负责人均表示,希望财政适当加大对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扶持力度。

  既要财政支持又要自力更生

  县级广播电视台依靠“财政饭”加上微薄的广告收入勉强度日,然而也并非没有其他模式可借鉴。

  “虽然我们在人力、资金等方面无法与上级台相比,但是我们离基层群众更近,更容易找到观众的需求点。”太和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新介绍,2015年以来,太和县台利用新闻综合、都市生活、太和教育频道、细阳影视4个频道,认真分析受众群体,从而打造特色节目,凸显自身所在频道的特色,获得观众的认可。另外,该台还不断探索县级台特色的新型传播模式,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展系列活动,不仅增强了县台在公众中的影响力,还增加了经营收入。

  对此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、政策研究所所长李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一方面,财政部门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,支持县级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;另一方面,县级台应该学会自力更生,以内容立台、以新闻立台。

  “县级台应发挥自身贴近百姓的优势,针对线下活动,结合当地美食节、旅游节等活动,与当地商家联合起来,达到多方共赢。对于有实力、有能力的县级台,应该立足县域经济和社会需求,整合资源,做好‘广电+’的延伸发展,加快推进媒体融合与事业产业转型升级,吸引更多广告资源入驻。”李岚说。

精彩图片

中国旅游网 华夏地理网 首都信息港
中国旅游网法律顾问:北京赛思博律师事务所    中国旅游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:大嘉律师事务所
中国旅游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  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
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27